基于数据库的锁实现也有两种方式,一是基于数据库表的增删,另一种是基于数据库排他锁。
基于数据库表的增删:
基于数据库表增删是最简单的方式,首先创建一张锁的表主要包含下列字段:类的全路径名+方法名,时间戳等字段。
具体的使用方式:当需要锁住某个方法时,往该表中插入一条相关的记录。类的全路径名+方法名是有唯一性约束的,如果有多个请求同时提交到数据库的话,数据库会保证只有一个操作可以成功,那么我们就认为操作成功的那个线程获得了该方法的锁,可以执行方法体内容。执行完毕之后,需要delete该记录。
(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,对于上述方案可以进行优化,如:应用主从数据库,数据之间双向同步;一旦挂掉快速切换到备库上;做一个定时任务,每隔一定时间把数据库中的超时数据清理一遍;使用while循环,直到insert成功再返回成功;记录当前获得锁的机器的主机信息和线程信息,下次再获取锁的时候先查询数据库,如果当前机器的主机信息和线程信息在数据库可以查到的话,直接把锁分配给他就可以了,实现可重入锁)
基于数据库排他锁:
基于MySql的InnoDB引擎,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实现加锁操作:
public void lock(){
connection.setAutoCommit(false)
int count = 0;
while(count < 4){
try{
select * from lock where lock_name=xxx for update;
if(结果不为空){
//代表获取到锁
return;
}
}catch(Exception e){
}
//为空或者抛异常的话都表示没有获取到锁
sleep(1000);
count++;
}
throw new LockException();
}
在查询语句后面增加for update,数据库会在查询过程中给数据库表增加排他锁。获得排它锁的线程即可获得分布式锁,当获得锁之后,可以执行方法的业务逻辑,执行完方法之后,释放锁connection.commit()。当某条记录被加上排他锁之后,其他线程无法获取排他锁并被阻塞。
基于数据库锁的优缺点:
上面两种方式都是依赖数据库表,一种是通过表中的记录判断当前是否有锁存在,另外一种是通过数据库的排他锁来实现分布式锁。
优点是直接借助数据库,简单容易理解。
缺点是操作数据库需要一定的开销,性能问题需要考虑。